(1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11;2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31)
面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优化生产与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便成为发电集团的当务之急。无疑,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化推进企业现代化”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为有效手段之一[1]。
本文以发电集团总部为研究对象,讨论和分析在市场化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发电集团总部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和发展方向,依据这些需求并结合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提出发电集团总部的信息化设想。
1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和原则
发电集团的运营与发展依赖于所处的电力市场环境。影响此环境的因素很多,包括政策因素、国内外经济发展因素、营运方式等。发电集团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熟悉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进而推动发电集团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管理机制创新,充分开发和利用集团内部的各种资源,从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市场应对能力,使发电集团更加适应市场动态变化的环境,促进集团实现跳跃式发展。
发电集团不同于其他普通的企业集团,它掌控着多家发电企业和电力服务企业。这些发电企业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管理模式、运营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发电企业自身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但尚未与发电集团的信息系统实现集成;物资编码、财务编码等编码的不同、采用标准的差异等,因此阻碍了集团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得发电集团难以及时准确了解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也就难以实现现代化管理。
因此,发电集团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就是规范整个集团的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个集团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依此提高整个集团的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和对电力市场的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
(1)借助国内国际行业标准和规范,推进发电集团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有效的数据集成与共享。
(3)在正确、及时、全面的数据基础上,实现资金、物资与生产的优化管理和成本控制。
(4)建立统一的信息应用平台,优化发电企业的管理机制。
(5)支持数据挖掘,促进数据向知识转化,推动信息系统的智能化。
发电集团信息化建设是持续发展和积累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具体实施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领导重视。信息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因为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往往伴随着管理体系的调整和管理流程的变更。如果没有主要领导的认识和决心,没有信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是不可能搞好信息化工作的。
(2)整体规划。信息化必须立足于发电集团全局进行综合考虑与规划,既要立足于主流技术合理规划,又要兼顾各个发电企业的现有信息系统投资以及不同地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尽最大可能实现整体改进,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发展失衡和重复建设等现象。
(3)分步实施。根据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将信息系统建设划分为多个阶段,分步实施,分步使用,同时利用已有系统的经验完善后续系统的设计。
(4)先进性与经济性兼顾。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时,应当在经济适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与前瞻性,为信息系统扩展提供的空间。
(5)符合通行标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只有符合通行标准,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开放性,才有利于将来的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
(6)充分考虑可扩展性。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时,必须考虑硬件设备的可扩展性和软件模块的灵活性,以适应系统将来的发展规模。
(7)信息技术再造管理原则。信息系统不是对现有手工操作或者流程的简单模仿,而要将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更有效、更快捷的运作流程和模式。
(8)优先采用成熟软件产品。建设信息系统时,优先采用成熟的、主流的软件产品,既能够降低实施风险,也利于缩短建设周期,及早投入使用。同样,在选择产品供应商方面,应首选信誉良好、具备电力行业实施业绩的厂家。
(9)用户积极参与。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体现。建设信息系统时,用户应主动积极地参与,既能保障最终的应用效果,也有利于后期的维护调整。
2人员组织
IT组织是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主体,也是最终用户与产品供应商之间的协调者。从实践上看,IT组织一般由公司领导主管,才能真正推动信息化进程,切实改进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因此,发电集团总部的IT组织也应由集团主要领导主管,IT组织则承担集团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协调贯彻和制定相关的信息化标准、开发关键的集团信息应用系统、维护集团总部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正常运转等工作。能够在技术上保持先进、应用上把握主动,才是高效率的IT组织。IT组织应该具备以下能力:①业务分析。对业务应用进行需求分析,并将业务需求转换成功能和技术需求。②系统架构。企业范围内,系统架构和系统设计的能力。③项目管理。管理与控制IT项目实施的能力。④数据库管理。数据管理、协调、数据接口机制以及数据建模方面的专业能力。⑤网络管理。针对网络环境、协议以及网络应用方面的能力。⑥应用维护。使用与维护信息应用系统的能力。⑦软件开发。应用程序开发以及综合开发的能力。⑧学习能力。通过阅读、交流、培训等途径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把握信息建设方向的能力。
在日常运营中,集团总部IT组织还应注意协调技术指导和维护服务2方面的工作。技术指导主要从管理、技术、应用层面进行分析设计,为下属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和指导;而维护服务则是管理现有的信息应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集团的发展。总部IT组织必须设立专人负责2方面的工作,并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技术指导为维护服务指明具体的发展方向;而维护服务则为技术指导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反过来完善技术指导。实质上,技术指导与维护服务是一体的,IT组织必须以战略的高度进行这2方面的服务,才可能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主动,真正通过信息化来创造效益。
3信息化需求
从一般意义上看,信息系统应用至今,经历了操作型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3个阶段,而应用需求也从最初的数据集成共享发展到知识共享、决策支持等高级应用。
现阶段,国内多数行业的信息系统总体水平处于“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发电集团现阶段的信息化发展策略将是:在完善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集成下属企业的生产运营数据,加强数据分析型与决策支持型应用,推进数据和信息向知识的转化与综合应用。具体的应用需求有:①办公自动化功能。实现邮件管理、公文流转、档案管理、文件服务、合同管理等功能。②财务管理。集成下属企业财务数据,实现核算、预算、融资、审计、财务分析等功能。③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事档案、培训、薪资、绩效分析等功能。④工程项目管理。实现项目分析、预算、审批等功能。⑤总部物资管理。实现公司总部的设备、固定资产、维修等功能。⑥Web门户。实现集团信息发布、远程办公等功能。⑦集团生产管理。集成下属企业尤其发电企业的生产数据,了解具体的运营情况,指导安排电力生产。⑧集团物资管理。集成下属企业的物资管理数据,进行横向(电站之间)和纵向(不同时间段间)分析,实现集团层次的物资优化管理。⑨集团设备管理。集成下属企业的设备检修数据,以优化检修,降低设备维护成本。⑩集团技术监督。依照电力行业规范,对下属企业进行安全经济监督,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率。集团优化运行管理。综合分析已有的生产数据,建立机组运行模型,为下属电站提供故障分析、优化指导等远程咨询服务。
以上仅是罗列了发电集团的典型需求,针对具体的发电集团,可能还有其他的个性化需求。而且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需求还会继续增加和完善。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一定的,那就是从数据集成到应用集成,从流程处理型应用到决策分析型应用。
4发电集团信息化方案
4.1网络架构
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发电集团的网络建设应按照电力行业的相关规范进行建设,在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充分使用原国家电力公司已经使用的通信网络,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图1为发电集团典型网络拓扑图。集团总部设置总部局域网,连接各种功能服务器和客户端。考虑到总部作为数据中心的地位,主干网络带宽应不小于千兆。总部局域网通过防火墙、路由器或者其他通信服务器接入电力信息网(SPInet)或者Internet,一方面支持远程浏览,实现远程办公;另一方面利用SPInet与下属企业建立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VPN),实现远程数据访问与共享。
图1发电集团网络拓扑图集团总部相当于整个集团的信息中心,因此在网络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可靠性确保了集团网络数据流畅访问,为高效率管理创造条件。可扩展性则是充分考虑集团信息系统将来的发展,为网络扩容留出合理的空间,同时保护了已有的系统投资。
4.2应用系统结构
发电集团重组后,集团总部以及各个发电企业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信息编码标准不一,因而集团信息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数据如何有效集成、异构系统如何互操作、现有信息应用如何集成等一系列问题。推翻已有的信息系统,重建一套集团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如何合理利用原有的系统,同时逐步建立新的系统,实现新旧系统之间的融合、平滑升级过渡,并形成可持续的信息系统更新发展,才是发电集团规范信息建设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应用程序设计方面必须秉承开放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等设计理念。开放性提供了应用集成的可能;可重用性是应用系统平滑升级的基础;而可扩展性则为应用功能的扩充留下了空间。
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发电集团的数据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自身运营管理所产生的数据,二是下属企业的生产运营数据,这些数据资源是集团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根据用途和特性的不同,这些数据可以分为2大类:一类是管理类数据,一般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另一类是[1][2]下一页